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探测仪>资讯列表>矿产资源勘探仪器勇担“向地球深部进军”的使命

矿产资源勘探仪器勇担“向地球深部进军”的使命

2017年06月21日 08:27:57 人气: 38388 来源: 仪表网
  【仪表网 仪表深度】近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验收,迈出了我国地下矿产资源勘探装备研发“万里长征”的步。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中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后备探明储量严重不足,现有的矿产资源储备量到了危险边缘。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严重短缺,导致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随着矿产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利用境外矿产资源的风险和成本将日渐加大。因此,加大国内矿产资源的开采量成为了当务之急。
 
  国家也提出了实施“立足国内,找矿增储”的资源保障战略,构建可持续国家资源安全保障体系。而要实现探勘地下深部资源,的大型地球物理探测仪器仪表设备必不可少。但想给地球做个深度“CT”绝非易事。目前,国内的探测仪器仪表可勘探开采的深度大都小于500米,而一些矿业大国的勘探开采深度已经达到2500~4000米。
 
  近年来,我国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上,引进了大批国外先进的勘查仪器与探矿设备,促进了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进步。但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情况,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上大型勘探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处于少数大公司掌控之中,形成了市场垄断,并且已开始对我国实施产品技术封锁。“中国不能永远受制于人,一定要做出自己的仪器装备”。用国外的装备来看自己国家的地下,让中科院院士朱日祥觉得“难以忍受”。
 
  在21世纪初,澳大利亚就提出了“玻璃地球”计划,以使地下1000米以内变得透明。为了向地球深部进军,中国科学院在“中国到205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的报告——《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提出“中国地下4000米透明计划”,系统开展覆盖区和深部矿产资源探测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立足国内新增一大批矿产资源储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主研发的勘探仪器仪表是万里长征的步。中国科学院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863计划以及中科院创新2020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开展了电法和磁法地球物理仪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主要包括:“感应式磁场传感器”、“航空瞬变电磁勘探仪”(ATEM)、“多通道大功率瞬变电磁勘探仪”(M-TEM)、“大地电磁仪”(MT)、“瞬变电磁仪”(TEM)等。也有许多仪器仪表企业投身勘探设备的研发工作中,北京地质仪器厂启动全自动重力仪研发工作,攻克传感器难关,。
 
  而此次,中科院经过4年的攻关研发,成功研制出了卫星磁测载荷、航空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装置、航空瞬变电磁勘探仪、探矿重力仪、多通道大功率电法勘探仪、金属矿地震探测系统、深部矿床测井系统、组合式海底地震探测装备8套深部资源探测装备,为我国“地下4000米地球透明计划”奠定技术基础。
 
  矿产资源是地球给予人类宝贵的生存财富,作为矿产资源大国,我国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勘探“利器”十分重要。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研发的队伍,共同推动深部探测装备的实用化与产业,更好地利用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