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探测仪>资讯列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在超表面非线性光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在超表面非线性光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年09月27日 10:24:55 人气: 18165 来源: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仪表网 研发快讯】近日,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非线性光子技术及应用课题组在超表面非线性光子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 Nanoscale Horizons,论文第一作者为 2021 级博士生张淙阜。
 
  中红外波段(3-5μm)作为大气窗口,在生物医学与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中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面临着探测器灵敏度低、体积大等诸多问题。非线性频率上转换技术将中红外信号光转换到近红外或者可见光波段,可利用体积小、量子效率高的硅基探测器实现高灵敏探测,为中红外探测与成像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众多研究表明,超表面可以在亚波长的纳米结构中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突破传统非线性光参量过程的相位匹配限制。然而,现有的超表面通常依赖于窄带的高品质因子共振来实现局域场增强,这为超宽带非线性频率转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图(a) 超表面结构单元;(b) 介电常数曲线;(c, d) 吸收光谱;(e, f) 不同波长下的局域场
 
  图(a) 3160 nm; (b) 916 nm; (c)710 nm.电场Ez分量的分布;(d, e) 不同信号光与泵浦光产生的上转换光强度;(f) 不同信号光强度下产生的上转换光强度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提出利用间隙等离子体模式实现模场重叠和宽带增强的方法,通过设计由三角金字塔形状的 Au-ZnO 多层结构组成的双曲超材料(hyperbolic metamaterials, HMMs),首次在 3-5µm 中红外波段理论验证了超宽带非线性频率上转换技术。HMMs多层结构中的间隙等离子体模式在近红外泵浦光波长下激发了高阶窄带共振,偶极子与双曲色散产生的慢光效应则在中红外波长下实现了超宽带近场增强。三角形结构的对称性破缺将这些共振模式局域在结构尖端,不仅增强了介质材料中的局域场,而且在不同信号光与泵浦光波长下实现模场重叠,显著增强了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得益于慢光效应,操纵超表面基本单元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可以调整上述模式,从而在特定波长上实现频率转换过程。研究成果为基于超表面的非线性频率转换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新型中红外光电探测系统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在中红外探测、成像、传感和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